3·15信息打假丨谁在左右你的判断?资本市场虚假信息调查
时间:2025-03-15 14:51:06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守护消费者和投资者权益、维护市场公平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在资本市场,虚假信息如暗流涌动,不仅直接侵害了投资者的知情权,还可能冲击市场的稳定与秩序。这些虚假信息究竟从何而来?是谁在制造这些虚假信息?背后又暗藏着怎样的利益链条?为了揭开真相,总台央视记者兵分多路,深入调查,带您直击资本市场虚假信息背后的重重迷雾。

资本市场虚假信息调查

2024年11月14日午后,A股市场突然放量下跌。超大户、大户等游资集中抛售。在当天的网络上,这样一个话题迅速蔓延:

“今天A股下跌,一个原因是传闻机构把游资举报了”

“都被监管了,游资基本集体罢工了”

“游资与机构干仗”

而这些消息都指向了同一件事:机构举报游资。

游资通常是指那些以短线操作为主、追求短期利润的资金。而机构投资者则多以长线为主,更注重基本面和长期价值。两者在市场中的博弈关系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而当天的这些传闻称,一些机构向监管部门举报游资涉嫌抬拉股价,造成市场异动,因此部分游资可能会被限制交易。

这一消息到底是确有其事还是空穴来风?记者搜索了当时相关监管部门网站、各大媒体发布的消息,均没有找到确认游资被举报信息。然而,各大社交平台上的自媒体账号成了这一信息传播的主阵地。

记者输入“机构”“举报”“游资”等关键词进行大数据检索发现,2024年11月14日中午开始,这一话题热度迅速上升,一篇名为《亮瞎眼了,游资被机构举报……》的文章进入了记者的视线。

总台央视记者 李厦:我们顺着网上的帖子一路摸排发现,2024年11月14日午后1点多,一个名为“题材解读社”的公众号发布了这篇文章,直指国新投资联合多家机构举报游资操控市场。

文章中引用了这样一份聊天记录截图:对话中可以看到有人称机构举报游资是真的。同时,文章中最引人注意的还有这样一段话:“这个举报事件不是捕风捉影,根据2024年11月5日的公开消息,国新投资当时就联合10多家机构一起开会,并签署了倡议书。”

经过查询,记者发现,2024年11月5日,国新投资的确在北京举行了一场央企价值投资研讨会,13家机构也的确共同签署了一份倡议书,但主题却是要当好央企价值发现者、传播者和长期投资者。

一场倡导长期投资的研讨会,却在传播者的刻意“加工”下,成为“机构举报游资”的佐证,让一张原本子虚乌有的谣言截图在网络上迅速发酵。

记者继续检索数据发现,2024年11月5日研讨会举行后,该话题讨论量一直处于低位,直到2024年11月14日谣言出现,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雪球等平台,被网民以发帖、发文、评论等方式转载,曝光量陡然上升。

而这样的谣言到底给市场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在西南证券,分析师调取了当时的交易记录。

西南证券首席投资顾问 张刚:在2024年11月14日、15日这两天,代表小盘股的中证1000指数分别下跌了3.12%和2.34%。抛售主要集中在小盘股。而小盘股多数属于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这类科技领域,短线获利空间相对较大,因此就比较受到快进快出这类“游资”资金的青睐。游资是最怕监管的不确定性。看到“举报”字眼,宁可信其有。散户也盲目跟风减持,而形成了恐慌性踩踏。  藏在谣言传播背后的“神秘群”

记者了解到,谣言出现后,监管部门及时会同公安部门,快速对案件依法开展调查。目前,已对相关责任人作出相应处罚。

一篇篇“股市小作文”诞生之后,二次传播环节可以让信息的影响力呈几何倍数增长。谣言的背后,是谁在推波助澜,扩散影响?记者找到了谣言传播中的一家公司,掀开整个传播链条中的一角。

目前,传播“机构举报游资”谣言的公众号“题材解读社”已被封禁,但记者发现,其注册主体南昌嬴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仍有自媒体账号在运营。从企业信息查询系统中,我们找到了这家公司的联系电话。

记者多次尝试拨打该负责人的电话,却再没有人接听。于是,记者来到江西南昌找到该公司的注册地址,发现竟然是在一个住宅小区里。在调查过程中,这家公司的负责人始终没有现身。

就是这样一家连正规经营场所都没有的公司,却一直在煞有介事地传播资本市场的专业信息。其下属的多个公众号仍然在不断发布消息。“最新消息!”“爆买”“赚麻了”等抓人眼球的字眼充斥其中。

总台央视记者 金晓曦:看这个公众号更新的每篇文章中,作者都会写上这么一段留言,推荐加入小作文资讯群,并且标注了有门槛。我原以为这个门槛是要有相关的投资经验,结果私信了后台才明白,门槛指的是需要缴纳入群费,价格是200元半年。

记者在支付了费用,并经过多个平台的辗转腾挪后,最终加入了这个神秘的“小作文资讯群”。一入群,记者就收到了几十条所谓小道消息,然而其真实性却令人大跌眼镜。

总台央视记者 金晓曦:像这条去年11月28日消息称,商务部当天下午的发布会将有与消费有关的增量政策发布。商务部当天确实召开了发布会,但发布内容是关于反对滥用出口管制和单边加征关税等,和消费并没有关系。

通过这些谣言,这个公众号的所有者为自己打造出消息灵通的人设,同时也不仅仅满足于200元入群费,在记者入群后顺势推销起升级2999元一年的“帝王套餐”,声称“已经有上百人购买”。

记者发现,在互联网上,以类似手法博取关注的账号不在少数,这家公司运营的群只是互联网账号中的冰山一角。记者还接连潜入了其他数十个所谓的资讯群,这些群绝大部分都满员,甚至有些还分支出了2号群、3号群。像“机构举报游资”的谣言就有数个群在传播,而他们无一例外都指向了一件事:卖课赚钱。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 曹啸:有些自媒体、短视频,它的“小作文”本身是带有恶意、带有欺诈性质的,本身就是为了误导或者是引导散户的行为,比如引导散户买或者是卖。

记者了解到,监管部门已对上述账号采取了封禁措施。

目前中国证监会已把整治股市虚假信息作为规范资本市场信息传播秩序和改善市场生态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打早、打疼、打重点,下大力气进行整治。

具体举措包括:

加强舆情监测和虚假信息查处

综合运用发布澄清、第三方记者求证等形式加大主动回应和辟谣

加强投资者教育引导,提高投资者辨识力

中国证监会会同公安、网信等部门,通过监测、甄别、处置、警示、投教等全链条联动,严厉打击编造、传播股市谣言的行为。近段时间,公安机关先后查处编造传播“机构举报游资”“摩根大通研报”“转融通数据造假”等谣言的责任人。中央网信办,依法打击各类网络信息内容乱象,及时对传播违法违规信息、扰乱网络传播秩序的网站平台和账号采取处置处罚措施。无中生有散布恐慌谣言背后的“收割”套路

一个几乎只要稍加证明,就可以辨别的虚假消息,却能让投资者心甘情愿地掏出真金白银买课,而且在记者调查中发现,这样的群,这样的上当受骗的投资者并不在少数。

到底是什么因素左右着这些投资者的判断呢,另一路记者潜入了其中的一个消息群,揭开了其中的真相。

另一路记者来到广州,辗转找到了一位知情人——钱先生,并得到了一份课程包。这些都是钱先生群里跳转到直播平台的荐股课。重要的是,每次直播“老师”都会推荐第二天必买的股票。给出的理由五花八门,有“一带一路”国家要和某某公司签大订单,直接利好某股票的;有国家要出最新政策了,某某上市公司要起飞了。

知情人 钱先生:他们跟一些私募大佬在一块喝酒聊天,给他们透露出来的消息,其中有大佬可能做好几只股票。

果然,“老师”推荐的股票在第二天真的上涨了,钱先生正要下决心跟投,却被踢出了群聊。客服告诉他,想回直播间,先交10000元课时费。已经成了铁粉的钱先生马上付了款,果然听到了所谓更加独家的消息。

知情人 钱先生:他说中国大力发展国防军工,沿海发达地区制造业要迁到四川地区来,就像当年“老三线”建设一样。

但这次,钱先生重仓买入之后,不仅没有大涨,反而一路下跌,销售人员给出了这样的理由。

荐股群销售人员:因为股市是有浮动的,有涨有跌,不要看到它跌了几个点,就要出了,你们不要着急。我们一样会把你们的钱当成我们自己的钱来操作。

钱先生于是决定耐心持有,可最终等来的不是股价反弹,而是辟谣。成都公安不久后发布通报,这些所谓的股票利好消息,其实是利用人工智能软件生成虚假信息,4人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行政处罚。

而这样的套路每天在群里都在上演。记者接着追查发现,不只是对普通股民,给他们讲课的老师也要不定期接受培训和“洗脑”。

某培训课讲师:做业务都是很简单的,就是无中生有,拿一点东西去放大,包装老师,从票,到人设,还有跟游资的关系都很好,还有我们有自己的操盘团队。

不仅金牌“老师”是包装出来的,如何传播股市小作文,怎么让小作文的效果最大化,散布谣言的具体手法、专业话术,甚至时间节点都能进行操控。

某培训课讲师:讲股票,都是以故事的形式来讲,不是只从技术角度来讲,把它融到故事里面。到了周二下半周开始,要是大盘往下落,我们再制造一点恐慌,这样大家更容易减仓跟随我们。

成百上千的群友,花着一万多元的学费,得到的所谓炒股知识、内幕消息,不过是在利益驱使下,靠“无中生有”“讲故事”“制造恐慌”炮制而来。

而当这些肆意编造的内容,在一个个群中不胫而走,不仅挑动着群友的神经,同时也诱导着群友将信息散布到自己的社交账号,发帖、评论。这样一条“病毒式”的传播路径,更使谣言显得有“可信度”和“权威性”。

而这一切,只不过是造谣者通过付费群、高价课程编织起的利益链条,将谣言转化为牟利工具,形成“谣言-传播-收割”的恶性循环。这一条条经过“精心包装”的网络谣言如同一把把隐形的利刃,不仅扰乱市场秩序,更是诱导投资者盲目跟风,导致恐慌性抛售或非理性追涨,严重破坏资本市场生态。广东证监局联合公安机关打击股市谣言犯罪

记者了解到的最新情况,知情人钱先生等人已经将相关情况向广东证监局进行举报。广东证监局收到举报后,深入开展核查工作。

广东证监局前往第三方平台,获取关键证据;派员到多个涉非场所进行实地摸排;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谈话核查情况,并与公安机关多次召开线索研判会。

经查,广州某公司通过网络平台引流,雇佣部分证券从业人员通过群聊及第三方知识付费平台直播等方式进行非法荐股,并获得非法收入。目前,广东证监局和公安机关通过开展现场执法行动,合计抓获犯罪嫌疑人15人,涉案金额约3300万元。该案件已移送检察院。对编造及传播股市谣言坚决说不!

股市“小作文”往往是一条链接、一张截图甚至一句话,却涵盖宏观经济政策、行业政策等几乎所有影响股市的因素。随着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小作文”也从最简单粗暴的“股市黑嘴”、盘后票交易等违法模式,发展到越来越隐蔽的“三无消息”,还进一步与非法荐股、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交织在一起,极大损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目前,监管部门以“零容忍”态度,对“小作文”采取了严厉打击。

不过,仅靠监管部门事后澄清以及查处,难以彻底消除“小作文”的危害。净化资本市场环境,需要参与各方的共同努力,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协同构建清朗信息环境,才能维护资本市场秩序,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标签:

最新
  • 3·15信息打假丨谁在左右你的判断?资本市场虚假信息调查

    今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守护消费者和投资者权益、维护市场公

  • 免签“朋友圈”要扩容 中国邀你“打卡中国”

    入境旅游,火上了全国两会。入境旅游持续升温,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 一批中外年轻志愿者加入南京大屠杀史实传播队伍

    中新网南京3月5日电 (记者 朱晓颖)5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

  • 书房的书架有哪些款式?书房装修墙面什么颜色合适?

    书房的书架有哪些款式?1、独立式书架独立式书架又叫立式书架,它是

  • 驻马店市驿城区东风街道仓库路社区开展 “除陋习、树新风”文明实践主题活动

    为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宣传工作,破除陈规陋习,净化社会风气,树立文

  • 静海柳编“迎春”发展 传统手艺走向国际市场

    中新网天津2月20日电 题:静海柳编迎春发展 传统手艺走向国际市场

  • (财经天下)美联储开年“按兵不动”,下一次降息何时来?

    中新社北京1月30日电 (记者 夏宾)2025年美联储首次议息会议结果当

  • 天津东疆海关查获清代文物浮雕人物故事花板

    中新网天津12月12日电 (记者 王君妍 通讯员 孙建喜)记者12日从

  • 2024IEF国际数字文化嘉年华闭幕 以电竞会友 搭建中外文化交流之桥

    来源标题:2024IEF国际数字文化嘉年华闭幕 以电竞会友 搭建中外文

  • 新疆将首次开行贯通南疆东疆“复兴号”动车

    央视网消息:据新疆铁路公众号消息,11月29日,新疆铁路部门将在库

  • 契税服务零距离 跑出服务“家”速度

    随着各类支持房地产稳定发展政策重磅出台,保交房攻坚战在各地稳步

  • 奔赴陶野山径 遇见阳羡美

    ——2024无锡宜兴阳羡100越野挑战赛鸣枪开跑中国网11月10日讯11月9

  • 推动贸易成果在方寸间落地 洽谈桌上找到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

    今年进博会,首次在食品馆附近设立了重要采购商选品会和采购商长廊

  • 两协会倡议商业银行等降低小微企业支付手续费|最新快讯

    中新网9月29日电 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网站消息,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

  • 如何看待最新LPR“按兵不动”?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是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决定着资金流向,对宏观

  • 速看:以消费为导向,2024武汉车展坚持与汽车产业同频共振

    武汉车展作为武汉市最大的消费类展会之一,肩负着以展促贸、以展兴

  • 旅游
    • 南阳市示范区:“时代楷模”进校园 传递精神强师德 _环球今亮点

    • 当前关注:驻马店市驿城区南海街道南海社区:“五星”服务惠民生 争创“宜业兴业星”

    • ​息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助企减负“轻装上阵”-全球球精选

    • 携手国际大师,红豆舒适男装打造奢侈品级舒暖鹅绒服_天天报道